央行刚刚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527亿元,远超市场预期,且当月企业中长期信贷增加2879亿元,成为11月贷款新增较多的主要驱动因素。业内专家认为,信贷均衡投放量水平上升,形成了对实体经济的良好支持。 
  信贷回暖
11月份人民币贷款投放明显加快,新增人民币贷款8527亿元,同比多增2281亿元;余额同比增速13.4%,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信贷回暖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自今年9月末房地产信贷政策调整后,按揭贷款显著上升,当月居民户新增中长期贷款1830亿元,较上月增加635亿元;二是随着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得到批准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信贷需求增加,商业银行加大了对这一领域的投放,当月新增中长期贷款2879亿元,较上月新增647亿元。
交通银行资管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鹄飞亦认为,贷款大涨一是由于从10月下旬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年底集中交总账”以来,发改委明显加快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批复进度,各地区纷纷加大了“既有利稳定经济增长,又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且迟早要干”的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年末新增贷款的超预期多增有助于加强信贷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作用;二是当前经济仍处于增速寻底、信用风险溢价抬升的转型阶段,政策推动加大商业银行合意贷款的增长规模,可有效发挥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从而稳定经济的适度增长,又能大概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的信用风险溢价,助推私人部门投资信心的回暖。
不过,部分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票据多增、短贷少增的结构性特征依然明显,表明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仍然疲弱。
11月对新增人民币贷款贡献最高的是票据融资。11月表内票据融资达2424亿元,环比多增125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银行用票据占额度的情况依然严重。
从中长期贷款的情况来看,企业中长期信贷增加2879亿元,比上月多增647亿元,比较平稳,但较去年同期多增2021亿元。
申银万国债券团队认为,中长期贷款的变化反映出信贷受到表外转表内的影响较大。企业中长期信贷6月以后一直稳定在2500亿元左右的规模,同时社会融资规模中委托贷款、信托、未贴现承兑汇票的规模也一直相对稳定,因此企业中长期信贷很多是由表外转回贡献,实际新增量并不大。而更能代表企业生产活跃程度的短期信贷仍然不振,11月只有534亿元,反映实体经济需求依然低迷。
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也反映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其中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创近6年次低,1至11月投资增速更创出近13年来新低,经济前景不容乐观,稳增长存在较大压力。
存款企稳
1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711亿元,同比多增1239亿元;同比增速9.6%,较上月末提高0.1个百分点,出现一定企稳迹象。
其中,企业存款新增4352亿元,同比多增475亿元,扭转了前两个月同比千亿元的少增态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这一方面是信贷资源良好的衍生效应,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有所实现,企业经营及预期有所改善,流转资金增加。此外,财政存款支出较少也是形成本月存款新增状况较好的重要原因。
数据还显示,11月住户存款增加649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29亿元。
广义货币方面,11月当月新增9364亿元,同比多增349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速12.3%,较上月末下降0.3个百分点。
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宏观分析师曹阳认为,M2增速低于市场预期,财政存款投放减少、外汇占款投放变化和表外理财减缓是主要原因。11月财政存款增加了229亿元,没有出现净投放,这与往年年末的财政集中用钱模式不同;股票市场火爆使理财资金增长滞缓,也影响了月末回表的存款数量,同时存款偏离度考核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11月末,外币存款余额5921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当月外币存款减少41亿美元。
稳健基调不变
宏源证券宏观研究团队预测,12月新增信贷或将在6000亿元左右。该团队认为,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仍未缓解且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预计央行仍将鼓励信贷投放,全年新增信贷或在9.8万亿元左右。
旨在为明年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于12月11日闭幕。尽管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改,但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会议亦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据此,部分研究人士认为,为支持实体经济调结构平稳转型、应对消费及生产领域的通缩压力,货币政策或将适度宽松。
“货币政策会保持灵活性,在年末流动性相对紧张和敏感的时期,央行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提供流动性支持,或采取降准措施从中长期角度保证流动性充足。”温斌预计。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总体来看,年内至明年一季度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不会改变。央行将继续发挥货币的结构性调整作用,多措并举引导市场利率下行。